来源: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兴国县交通运输局 加入时间:2018-03-09 13:26:33
本项目路线起点位于兴国县均村乡(原县道 X463 线K3+940 处),与 G356 湄西线兴国县蕉溪至均村段(K20+121)相接,经黄背坪、茂段、狮子潭,终于兴国县五里隘(原 X463 线K39+693 处),即兴国县与吉安市万安县的交界处,与 G356 万安县界至蕉源段公路改建工程起点相接。
项目采用二级公路标准,设计行车速度 60 公里/小时,双向二车道,整体式路基总宽度10 米。路线全长 6.19km,总占地面积 340.42 亩。
根据环保部办公厅印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的通知(环办[2013]103号)相关要求,对瑞兴于快速交通走廊兴国境内公路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进行公众参与信息公示,使项目建设可能影响区域内的公众对项目建设情况有所了解,并通过公示了解社会公众对本项目的态度和建议,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一、项目概况
建设项目名称:G319瑞金至兴国改线工程(瑞兴于快速交通走廊)兴国境内项目
建设项目地点:赣州市兴国县境内
建设项目概要:项目起点位于兴国于都两县交界处(兴国县社富乡下屋小组),与G319瑞金至兴国改线工程(瑞兴于快速交通走廊)于都境内终点相接,路经社富乡、杰村乡,路线下穿兴赣高速后与兴赣高速兴国南互通连接线相接并共线至埠头乡,下穿京九铁路后北至兴国高铁站(规划中)东侧,与国道G356线相接,再向北至高兴镇蒙山村,接回G319国道。路线设计全长40.894km,采用城市一级公路设计标准,设计车速80km/h,道路路基宽22.5m,双向四车道,沥青混凝土路面。
本项目拟于2018年5月开工,2020年5月建成通车,工期24个月。项目总投资206486.4941万元。
二、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1、施工期环境影响
(1)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施工期对环境空气的主要污染源为:土方挖掘、现场堆放、土方回填及运输车辆行驶道路扬尘,施工车辆尾气和沥青烟。
施工过程中扬尘污染的危害性较大,浮于空气中的扬尘被施工人员和周围居民吸入,不但会引起各种呼吸道疾病,而且扬尘夹带大量的病原菌还会传染各种疾病,影响施工人员及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扬尘飘落在各种建筑物和树木枝叶上影响景观。沥青的摊铺过程中产生的沥青烟气,有损于操作人员和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
(2)噪声影响分析
施工期噪声主要是道路施工作业机械使用时产生的设备噪声。
项目施工期,施工机械噪声不可避免的对沿线居民正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施工期噪声对居民的正常生活影响较大,特别是夜间施工。
(3)水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废水主要是施工场地冲洗废水、道路养护排水和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施工场地冲洗废水和道路养护排水经沉淀后回用于洒水抑尘,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经旱厕处理后回用于施肥,对水环境影响不大。
(4)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施工期固体废物包括施工作业垃圾和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等。施工单位对施工期固体废弃物进行处理,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5)水土流失影响分析
项目建设过程中,路基的开挖和填筑将会对原有地形地貌造成较大的改变,产生大量的光滑、裸露表层,这将使径流流速增大,冲刷能力增强。同时,路基的施工直接导致地表原始植被丧失和土壤结构的破坏,使地表土壤的抗冲刷能力降低,形成水土流失危害,将会对城市景观、居民生活、城市交通以及周围商业及办公等造成一定影响。
(6)社会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影响附近居民的出行,施工粉尘和噪声给沿线的居民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项目的建成,改善了当地的交通基础设施,给当地居民提供了交通方便。
2、营运期环境影响
(1)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营运期的大气污染源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沿线运载颗粒物的各种车辆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扬尘。
(2)噪声影响分析
项目进入营运期后,对声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于汽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交通噪声。
(3)水环境影响分析
营运期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是路面径流,这些污水中主要含有:CODCr、BOD5、SS、NH3-N、石油类等污染物。
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路面径流就近排入附近水体。
(4)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项目营运期固体废物来源于道路沿线过往车辆行人产生的垃圾,主要是果皮、纸屑、塑料、包装废弃物等。
项目建成后有环卫部门和城市绿化部门对基础设施全线进行养护,在对道路进行养护的同时,也对沿线的垃圾进行收集、清扫、集中处理,故营运期固体废弃物对环境影响不大。
(5)水土流失影响分析
运营期,道路路面全部硬化,不会再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对于植物措施进行防护的部分,在运营期初期受降雨和径流冲刷,仍会有轻度的水土流失发生。但随着植被的恢复,覆盖度增加,水土流失会逐渐得到控制。
(6)环境风险分析
环境风险主要是运营期危险品运输车辆发生交通事故造成的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当道路通车后,年危险品运输车辆的交通事故概率很小,所以因危险品运输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的可能性很小。通过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和风险防范方案,发生突发性事故时,及时得当的处理,可以减轻因事故引起的有毒、有腐蚀性化学品泄漏对周围地表水体造成的不利影响程度。
三、环境影响及采取的环保措施
1、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采取洒水抑尘、加盖遮布、冲洗车辆等措施减少施工扬尘。营运期采取植树绿化、路面养护、车辆管理等措施减少道路扬尘;通过建筑物合理布局,不会对周边大气环境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
2、声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期声环境保护措施
①噪声较大的机械,尽可能远离集中居民点,并采取定期保养,严格操作规程。
②为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合理安排运输车辆路径,进出施工场地应安排在远离居民点的一侧。
③尽可能使用商品混凝土,不采用施工场地内设置混凝土搅拌机的做法。
④优化施工方案,合理安排工期,将建筑施工噪声危害降到最低程度,在施工工程招标时,已将降低环境噪声污染的措施列为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并在签订合同中予以明确。
(2)运营期声环境保护措施
①安装高效消声器,以降低引擎和排气噪声。
②绿化降噪,在道路与敏感建筑物之间植树绿化,绿化降噪。
③管理降噪,通过限速、禁鸣等措施,降低交通噪声影响。
3、水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场地冲洗废水和道路养护排水经沉淀后回用于洒水抑尘,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经旱厕处理后回用于施肥;运营期产生的路面径流经道路排水附近水体。
4、固体废物防治措施
施工单位对施工期固体废弃物进行处理,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项目建成后由环卫部门也对沿线的垃圾进行收集,清扫、集中处理。
5、水土保持措施
①合理安排施工,施工作业避开雨季,大减少土壤流失量。施工边界应设置截水沟、防洪挡墙等,以减少水土流失。
②施工结束后,应尽快完成绿化工程,减少地面的裸露时间,如遇特殊情况不能立即进行绿化的,应该采取临时性绿化覆盖的措施。
四、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本项目符合兴国县城市总体规划,项目建设对环境影响不大。在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和生态恢复措施后,项目对自然生态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符合国家相应的环境标准要求,其影响程度是可以接受的,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本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五、公众查阅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方式和期限,以及公众认为必要时向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索取补充信息的方式
1、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兴国县交通运输局联系人:刘工
联系电话:0797-5322407 地址:兴国县红军路15号
2、环评单位:安徽省四维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环评单位:安徽省四维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联系人:余工
联系电话:0791-83803016 地址:南昌青山湖区长泰公寓3栋1单元601
六、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您对当地环境现状的看法;您对本项目的了解程度;本项目的建设对该区域环境综合整治的作用;本项目的建设是否有利于本地区经济发展;本项目实施对当地居民的影响;您对本项目建设最关心的环境问题;您对本项目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等。
七、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
公众在公告期限内请填表并将主要意见及理由以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的方式,向有关联系人提出意见。(如有不同意者,请注明其依据或理由,否则作为无效处理。)
八、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
公众可在本公告发布起,10个工作日内向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提出意见和建议。
特此公告
兴国县交通运输局
2018年03月06日